今天,我和大人们带领一群教会的孩子到两个家庭报佳音,心里有很多的感触。为了这次的报佳音,我们花了大约三个月的时间进行排练。排练的过程中,确实面对了不少的挫折,有时甚至还对这些孩子发脾气。很多时候,我不得不提醒自己,他们始终还是孩子。
可是,今天看到他们个个穿着白色的衣服,以洪亮的声音,很有自信地在众人面前唱着首首的诗歌,我不尽露出了微笑,心里还有些激动。在那一刻,我知道,所有的付出并没有白费。这群孩子在“紧要关头”的那一刻,就自然而然地展现出他们的“功力”,达到的要求比我所制定的还高。尤其当我们到其中一个家庭报佳音的时候,该主人是位全身瘫痪者。他就是两年前,跌落在武吉巴督地铁站铁轨的乘客。两年前,这群孩童曾经到医院向他报佳音,没想到两年后的今天,我们到了他的家向他报佳音。孩子们望着他唱着诗歌时,那一刹那的感动是无以形容的。这位主人看到了这群孩子的成长,这群孩子也看到了这位主人的逐渐康复。
我想,这无形中带出了报佳音和圣诞节的意义吧。
那些还在灯火明亮的街上、尽情欢腾和倒数的人们,是否也体会到了圣诞节的意义呢?
Sunday, December 24, 2006
Wednesday, December 13, 2006
Sing Your Way Home
8月的时候,我参加了戏剧节中,由戏剧盒主办的"Sing Your Way Home"论坛剧场的演出。那是为时三天的工作坊。大约有十多个人参与这个工作坊。在那三天里,我们不仅进行了很多有趣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大家都毫无避忌地向彼此分享我们家庭里所面对的重重问题。分享的时候,我们并不在乎所谓“面子”问题,因为大家都带着一颗真诚的心前来分享。过程中,完全没有批判,没有鄙视,彼此反而找到了许多共鸣,而这种共鸣化成了一种无形的鼓励。进行工作坊时,我们也写了有关“家”的一些感想。以下是我所写的一篇文章。那段期间,我确实思考了很多东西。重新再把这篇文章读了一遍,表面上似乎觉得有些悲观,但经过了四个月的时间,心境似乎有了一些改变。我不知道大家读了这篇文章后会有何感想。或许你会觉得我语无伦次,或许会与我有所共鸣。何不你也尝试写一写你对自己家庭的一些感想,说不定你可以从思考的过程中更认识自己,认识你的家庭。
《家》
家有很多种:单亲家庭、无儿无女的家庭、独自一人的家庭……但是我认为幸福的家庭很少。我说少是因为在我周围所认识的家庭有不少是属于人们眼中“不幸福”的家庭。虽然我说“幸福的家庭”很少时,我却无法为“幸福的家庭”下一个定义。什么才算是一个幸福的家庭,我真的真的不知道。就好像你问一个新加坡人:你爱国吗?新加坡是你的家吗?相信他无法马上、具体地回答你,因为什么才算是爱国,怎么样的国家才算是一个家?独在家乡为异客的人更是不少。
至于我的家呢,我也无法为它下一个定义。我的家不是一个破碎的家庭,也不是他人眼中所谓“幸福”的家庭。相信大家都赞同每一个家庭都会有问题的存在。这些问题不一定会导致一个家破碎,甚至这些问题并不能彻底的解决。可是有时候,这些问题会形成一种循环性。我害怕这种循环性,因为它会让自己不停地经历同一种伤痛。而这种伤痛会渐渐演变成一种恐惧,使自己感到害怕、无助、疲倦。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有一种想法不停地在我的脑里浮现。我想,如果我是孤独一人,没有家庭,或许我会过得轻松一点。因为我无须为这么多与我有亲密关系的人担忧,也无须活在恐惧里和经历这么多次的恶性循环。一个人生活或许会觉得孤独,但是这种孤独感可以通过一些嗜好排解掉。相反的,如果我生活在一个有这么多问题的家庭中,这种恐惧担忧是难以排除的,因为家人与我是永远分不开的,而且所经历过的伤痛是难以消除的。有时候真想逃避,可是我无法自私地一走了之,因为我无法不去面对他们始终是我亲人的事实。就是因为有了这层剪不断的关系,所以得背负着许多令我厌倦的重担。能怪谁呢?如果能把一切的因果都推到一个人身上,或许能让自己解放一点,可是,能吗?
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那个让自己非常担忧牵挂的亲人在这世界上消失了,根本问题或许无法解决,但是却能让自己少一些担忧,少一份牵挂。我承认这种想法很坏,但是它何尝不是一个能让自己解脱的方法呢?
有朋友说,她的家人就像是家里的家具一样,只是生活上的点缀,可以随意摆动,旧了就可以丢,没有什么好留恋的。可是我却不这么认为。家具是死的,没有情感,可以丢可以换可以选,对他们可以完全不负责任,没有任何的牵挂或斩不断的关系。可是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家和家人,他们的一切都与我们息息相关,没有一个人能完全摆脱得了“血缘”这层确确实实的关系,除非他的心完全是死的。
谈起这样的事,似乎显得有些悲观和感伤,不过我把它当成是我人生的经历。我想,心里会有这些担忧和恐惧,也不就证明我的家人在我心目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吗?或许,幸福与否根本无须在乎,只要自己的心没死才是最重要的。
《家》
家有很多种:单亲家庭、无儿无女的家庭、独自一人的家庭……但是我认为幸福的家庭很少。我说少是因为在我周围所认识的家庭有不少是属于人们眼中“不幸福”的家庭。虽然我说“幸福的家庭”很少时,我却无法为“幸福的家庭”下一个定义。什么才算是一个幸福的家庭,我真的真的不知道。就好像你问一个新加坡人:你爱国吗?新加坡是你的家吗?相信他无法马上、具体地回答你,因为什么才算是爱国,怎么样的国家才算是一个家?独在家乡为异客的人更是不少。
至于我的家呢,我也无法为它下一个定义。我的家不是一个破碎的家庭,也不是他人眼中所谓“幸福”的家庭。相信大家都赞同每一个家庭都会有问题的存在。这些问题不一定会导致一个家破碎,甚至这些问题并不能彻底的解决。可是有时候,这些问题会形成一种循环性。我害怕这种循环性,因为它会让自己不停地经历同一种伤痛。而这种伤痛会渐渐演变成一种恐惧,使自己感到害怕、无助、疲倦。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有一种想法不停地在我的脑里浮现。我想,如果我是孤独一人,没有家庭,或许我会过得轻松一点。因为我无须为这么多与我有亲密关系的人担忧,也无须活在恐惧里和经历这么多次的恶性循环。一个人生活或许会觉得孤独,但是这种孤独感可以通过一些嗜好排解掉。相反的,如果我生活在一个有这么多问题的家庭中,这种恐惧担忧是难以排除的,因为家人与我是永远分不开的,而且所经历过的伤痛是难以消除的。有时候真想逃避,可是我无法自私地一走了之,因为我无法不去面对他们始终是我亲人的事实。就是因为有了这层剪不断的关系,所以得背负着许多令我厌倦的重担。能怪谁呢?如果能把一切的因果都推到一个人身上,或许能让自己解放一点,可是,能吗?
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那个让自己非常担忧牵挂的亲人在这世界上消失了,根本问题或许无法解决,但是却能让自己少一些担忧,少一份牵挂。我承认这种想法很坏,但是它何尝不是一个能让自己解脱的方法呢?
有朋友说,她的家人就像是家里的家具一样,只是生活上的点缀,可以随意摆动,旧了就可以丢,没有什么好留恋的。可是我却不这么认为。家具是死的,没有情感,可以丢可以换可以选,对他们可以完全不负责任,没有任何的牵挂或斩不断的关系。可是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家和家人,他们的一切都与我们息息相关,没有一个人能完全摆脱得了“血缘”这层确确实实的关系,除非他的心完全是死的。
谈起这样的事,似乎显得有些悲观和感伤,不过我把它当成是我人生的经历。我想,心里会有这些担忧和恐惧,也不就证明我的家人在我心目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吗?或许,幸福与否根本无须在乎,只要自己的心没死才是最重要的。
Monday, December 11, 2006
令我抗拒的怡丰城(ViVo City)
上星期因为要到怡丰城与友人谈点事,所以才会踏进这座GIANTIATIC的大厦。一走进这座大厦,我的心跳就开始加速了。周围白得让我有些刺眼,灯光使我眼花缭乱,地方更是大得使我有些不知所措。我要找Staubucks都觉得不知应该从何找起(就连directory也不知从何找起)。终于找到了Starbucks,友人看见我的第一句话竟是:“这里很大很乱hor,我也已经开始乱了!”我听了之后,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
和友人谈完事后,便决定在大厦里逛逛,看一看这座大厦的“伟大”在哪里。我只逛了两层楼便放弃了。说真的,也没什么好逛的,或许我不是个追求名牌的人,所以觉得没什么趣儿。没错,大厦里至少有80%是属于“高级”商店(名牌商店啦),与我这种“低级”之人真是有好大的距离感哦。我之前还一相情愿地认为怡丰城是走“平民”路线,没想到……哎!
不过怡丰城里有一个地方是我不会抗拒的,就是“叶壹堂” (PageOne)。我在叶壹堂里找到了亲切感,终于可以安心地呼吸了。或许里头的书味比外头的高级味来得舒服吧。我想除非要到叶壹堂去,我应该不会选择壹丰城为我逛街或用餐的地方。一次的印象已经够深刻了,应该不需要第二印象了。或许还没到那里的你们可以去看一看,然后与我分享你的感想吧。:)
和友人谈完事后,便决定在大厦里逛逛,看一看这座大厦的“伟大”在哪里。我只逛了两层楼便放弃了。说真的,也没什么好逛的,或许我不是个追求名牌的人,所以觉得没什么趣儿。没错,大厦里至少有80%是属于“高级”商店(名牌商店啦),与我这种“低级”之人真是有好大的距离感哦。我之前还一相情愿地认为怡丰城是走“平民”路线,没想到……哎!
不过怡丰城里有一个地方是我不会抗拒的,就是“叶壹堂” (PageOne)。我在叶壹堂里找到了亲切感,终于可以安心地呼吸了。或许里头的书味比外头的高级味来得舒服吧。我想除非要到叶壹堂去,我应该不会选择壹丰城为我逛街或用餐的地方。一次的印象已经够深刻了,应该不需要第二印象了。或许还没到那里的你们可以去看一看,然后与我分享你的感想吧。:)
Sunday, December 10, 2006
部落格的起航
Subscribe to:
Posts (Atom)